初试分数: 377 (英语 76 ,政治 73 ,新闻学基础 110 ,文史综合 118 ) l 各科复习体会 英 语 本人英语复习经验不具有普遍性,这里不多说了。 政 治 我的死穴。一种先入为主的恐惧伴随着我整个复习过程。我在某辅导班报了全套之后才听说半人半仙的陈先奎被辞退的噩耗,于是我就更加恐惧了。我的复习教材主要就是辅导班发的那几本书,没看过大纲解析,意志太薄弱。强化班非常认真地听过之后,我以 2 天 / 门的速度通读了教材。然后便基本上是做一遍题看一遍教材。我用了两本题,陈先奎的 2000 题和任汝芬的第 2 本。每本做了 3 遍吧。 11 月下旬的时候把世界经济与政治和时事结合起来看一下,然后做了几套题:真题,辅导班模拟题,任汝芬第 4 本。考前再通读一遍教材。 我不知道这样的复习是不是有效,反正结果还行。 tip :毛概复习时结合中国新闻史。据说以后毛概部分要改为中国近现代史了,其实这样对考新闻的同学是件好事。 新闻学基础 有句俗话叫做,死猪不怕开水烫。说的就是我。有什么比一窍不通更差的了,那么就抛开一切杂念抡起袖子学,考多少分这种事情还轮不到我考虑。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觉得报一个辅导班对于完全没学过新闻的人还是有好处的。在它帮你搭起一个知识体系框架之后,自己再往里填充就会比较容易。这门考试分为: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三部分。我一门一门说。 l 新闻理论 我只看了雷老师的那本书。 其实这部分知识点很少,做笔记的话不会超过十页。 但你自己要做的积累和思考要远远超过这些。 积累就是指随时关注现实的大事和学术方面的成果。思考就是指关注的同时要将这些都同新闻联系起来。还有就是答题时候的角度和条理。譬如问到 xx 的意义(作用),比较好的条理是: 1 、政治。 2 、经济。 3 、文化。 4 、行业等。 譬如问到如何改进 xx ,最好从小往大说: 1 、个人(譬如记者)。 2 、单位(譬如媒体)。 3 、行业(譬如大众传播)。 4 、社会(譬如政策法规之类)。等等。或者: 1 、内容。 2 、形式。 3 、语言。 4 、技术。等等。 l 新闻业务 我以曹璐老师那一本为主,何振业老师那本看了一遍。词典浏览了两遍。 这一门比理论更加灵活,背得更少,想得更多。论述题的出题趋势是写作和评析,无法依靠教材。 所以建议复习教材到简答题的程度就好(若要变成论述题只需要往里加入各种事例)。 平时适当练习一下消息写作。评析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 1 、选题。 2 、体裁。 3 、时效性。 4 、题目。 5 、报头。 6 、导语。 7 、结构。 8 、结尾。 9 、语言。等等。 l 新闻史 我没有通读过教材,只是依照考研班画的重点复习。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了。中国新闻史还好,外国部分两道题我干脆没听过。这给我的教训是:新闻史有时候并不需要背得多么牢,最重要的是广,什么都要有个印象。如果我知道《人民之友报》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报纸,它的意义我编也能编出几条来。另一个要领就是学会按照时代总结,各个历史时期的报纸有它的共性,知道了这些共性可以保证你在 10 分中拿到 6 分。这部分我个人总结出了两个表格,虽然内容可能不全面但我个人认为条目还算清晰。我已经发到了论坛上,想下的同学搜索我的帖子就能找到。 tip :我考完后特意上网搜索了《人民之友报》和星法庭,发现它们是人大某年的考题。所以新闻史的部分看看外校的真题说不定会有惊喜。 l 文史综合 这部分我的复习经验可能也没有太大的普遍性。因为我把复习它当作对其他几门的放松。我看文史要览跟看小说差不多。其实如果你平时爱看课外书,完全可以把与历史有关的书拿到枕边看看。我推荐柏杨的《中国人史纲》。不过我做了一项工作,就是把文史要览的词条按照自己的理解简化后做成 word 文档。 这样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很好的复习,而且之后我就以我自己的这套东西为复习资料了。我跟刚才的新闻史一起发到了论坛上,大家也可以搜索一下。 我文史综合分数不高的原因就是政论文,自己一边写一边觉得恶心。 建议大家平时还是练习一下,主要是练习速度和一次成文的能力。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