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最新历史新闻-历史热点资讯

专访:“致敬永远年轻的他们”

时间:2024-09-08 02:58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5 次
由《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作家李舫创作的《回家——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纪实》(以下简称“《回家》”)将于2023年底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国

由《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作家李舫创作的《回家——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纪实》(以下简称“《回家》”)将于2023年底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首部介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书籍。

《回家——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纪实》一书,是第一次完整记录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纪实作品,曾经创作《大春秋》《纸上乾坤》《中国十二时辰》的李舫,缘何将视线投向这个题材?全书为何从韩国坡州的“敌军墓地”无名氏的碑刻起笔?长于历史题材写作的李舫,在《回家》一书中以何样的叙事方式和情感投射?辽宁的“六地”红色文化资源对她的创作有哪些精神上的支撑?近日,记者对李舫进行了采访。

英雄虽“无名” 祖国没有忘记

记者:这本书的主题是如何确定的?

李舫:这本书的缘起是2020年,辽宁出版集团约我写一部关于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的纪实作品。我的父母是辽宁人,儿时,我听到最多的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故事。关于抗美援朝,我们最早读到的就是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这些闪光英雄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但这背后有无数人支撑着这些英雄,特别是那些无名英雄。如果画一幅英雄群谱,有了这些无名英雄,这个英雄群谱才完整。那些千千万万的无名英雄支撑起这场伟大的胜利。英雄虽无名,但祖国没有忘记,人民没有忘记,历史没有忘记,当祖国陆续接这些英烈遗骸归来时,那场战争才慢慢画上句号。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是与新时代同频共振的宏大主题,尚未有图书涉猎,题材重大,具有挑战性。我觉得是时候出版这样一部作品了,因为这涉及历史的完整性。承平日久,我们或许忘记了战争,但为永久和平而作出的伟大牺牲,是最应该被铭记的。

记者:辽宁“六地”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内蕴,关于辽宁的书写是书中浓墨重彩的部分,您对此有何感受?

李舫:辽宁是我父母的故乡,我对辽宁很熟悉,也很喜欢沈阳这座城市。我多次到辽宁采访,曾驱车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途经青年大街、北陵大街一路到达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迎风疾驰,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英雄历史与时代巨变,感慨万千。我也曾游览古色古香的沈阳中街,还有热闹非常的北市场,那里有能让人瞬间从现代时空穿越到盛京时期的感觉。为了这本书,我阅读了很多关于东北、关于辽宁的资料,从《辽宁抗美援朝运动史》到《丹东抗美援朝遗址遗迹保护研究》,等等。从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的新闻报道里,我看到了几位志愿军老战士的身影,他们让我感动。——每年都要穿着整洁的军装赶去机场迎接战友的志愿军老战士李维波。——在烈士陵园数十年如一日为战友义务守陵的志愿军老战士曹秀湖。——每年都赶赴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兄长的陈寿山。此外,我正在创作一部关于聂耳的图书,其中就包含新中国国歌素材地的内容,这些都使我对辽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记者:197653这个数字和“无名氏”这个称谓在书中频繁出现,对于数字和称谓的反复使用,创作时有哪些考虑?

李舫:197653,这是一组令人见之肃然起敬的数据,197653位烈士,用流血牺牲换来了中国人的尊严,换来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和平。活在先烈荫庇下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铭记历史、致敬英雄呢?197653,每一个数字都曾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为了纪念那197653个英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孙占元、杨连弟、伍先华……这些沉睡的名字被镌刻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的英名墙上,无声地守护着中国大地,他们的生命却留在遥远的异乡。在异乡,他们的墓碑面向西北的祖国,墓碑上镌刻着“无名”。以国之名,让“无名”变为有名,这是对年轻的他们至高的礼敬,是对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牺牲的英烈的深情礼赞,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的守护与延续。让生者有永恒的爱,让逝者有不朽的名。魂兮归来,斯唯永恒!

“代我回家” 战友没有忘记

记者:转述那些战士们的信,你是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代入,并描述这种牺牲的?

李舫:在整理志愿军烈士资料的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那些永远无法抵达的家书。这些家书,收藏在抗美援朝纪念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等不同地方,书信里,字字句句都是志愿军烈士对家人的无尽思念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们思念亲人、怀想故土之时,他们奔赴战场、冲锋杀敌之时,时空暌隔,他们所思所想都是“待我回家,共享和平”,而今,这些所思所想成为他们的生死誓言与滚烫诀别。家书的家,是家庭的家,更是国家的家。而今,战火已熄,硝烟远去,怡然享受和平安宁生活的我们,又该如何体味烈士遗留的家书?能否从中得到一些新的感悟?

记者:“待我回家,代我回家,带我回家”,这种叙事线索是如何确立的?

李舫: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这不是孤立的历史事件。70多年来,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跨越。抗美援朝中,中国人民志愿军290万名将士先后开赴朝鲜战场,他们辞别亲人:“待我回家”,共享和平。然而,他们中一些人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那一刻。他们叮嘱战友:“代我回家”,看看新中国的和平岁月、万里江山。今天,战场的硝烟已然散去。70年过去了,战友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没有忘记他们,祖国没有忘记他们。2014年至2022年,9年来,中国共迎回913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和9204件烈士遗物。从“待我回家”到“代我回家”,再到“带我回家”,这是一条兑现诺言的崎岖之路,也是一条披荆斩棘的希望之路。“待我回家”,是他们出征时的殷殷期盼;“代我回家”,是他们牺牲时的无尽遗憾;“带我回家”,是祖国和人民的至高承诺。

致敬年轻的他们 我们没有忘记

记者:你的作品经常有对历史细节的探究和考察,叙述这样一段历史,有哪些令你难忘的细节?

李舫: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理想和信念;也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何才能够葆有理想和信念。在历史学家不能及、无所及之处,让历史的细节变得更加丰盈丰富丰美,恰是文学家存在的意义。文学家笔下的历史何以不同?司马迁给了我们一个坚定有力的回答——文学的书写在历史的深处,更在岁月的留白处。文学家书写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部分,说到底,就是人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和勇气。在写作这本书的每一天,我都如行军一般,驰骋在那浩瀚的资料里。无数个志愿军战士的故事,感动着我,击打着我的心。如此的志愿军故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曾经以为他们走远了,其实他们早已经沉淀在我们的基因里,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脱下戎装,他们就是我们的日常:街边下着象棋的老伯,菜市场里东挑西拣的阿姨,挽着裤脚、面朝黄土的农民……而穿上当年的战袍,他们就是李维波、曹秀湖、李相玉、谢长平……他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是我们的家人。

记者: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会给精神和身体造成很重的负担,为了这本书你做了哪些准备?

李舫: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的故事写作之难,难在浩瀚的历史、材料、人物,面对着这些浩瀚,无疑是一次艰难的重返、艰辛的寻找。3年来,我采访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从鸭绿江畔到英雄的沈阳,从王尔烈的故乡辽阳到长白山脚下的图们。3年来,我一次次走进退役军人事务部的资料室,只为确认一个信息,找到一个名字。我也淘到很多跟抗美援朝有关的材料:书籍、印章、信件、子弹壳、搪瓷缸……这些破旧不堪的老物件让我一次次回到了70多年前的那些时刻。正是这样一群平凡而又朴素的战士,完成了新中国的“立国之战”,为中国人民赢得了数十年和平发展的时间。他们,是新中国的英雄,更是新时代的榜样。谨以此书,致敬伟大的志愿军将士,致敬“永远年轻的他们”!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17 04:09 最后登录:2024-09-17 04: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