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任性的霸凌经济”

时间:2021-12-27 23:05       来源: 网络整理

美国“任性的霸凌经济”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 (国际观察)失控失能 外强中干——美国“任性的霸凌经济”

  新华社记者傅云威 宿亮

  一通“狂加关税”,就逼停市场机制、扰乱全球供应链。

  一张“实体清单”,就把优秀企业排除出局、制造劣币驱逐良币的冤案。

  一句“国家安全”,就让项目瞬间泡汤、让投资者寝食难安……

  上述失德、反智、殃民“大举措”,已成为“灯塔国”的惯常操作。国际社会震惊、迷惑、失望之余开始认清,美国既非自诩的“自由市场经济”典范,更谈不上计划调控的“好教案”,本质上已堕落为任性妄为的“霸凌经济”,其蜕化变质背后,是美国经济治理的系统性失控和失能。

美国“任性的霸凌经济”

  2021年2月19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北郊的一家超市,面包货架上无货。货架上的告示说,由于当前紧急情况,我们的供应商送到商店的产品被延误。(新华社发,田丹摄)

  “无形之手”逐渐失控

  过去数十年,美国经济治理深受新自由主义思想影响,这套经济学理论因合乎资本扩张之需,备受美国政商精英推崇。

  1981年,笃信新自由主义信条的美国前总统里根在就职演说中说:“政府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其减税、削减福利、鼓励自由竞争等施政理念深刻影响后世,造成美国财政赤字、贸易赤字扩大,为“无形之手”失控埋下隐患。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美国实体经济空心化趋势逐步显现,并在新世纪进一步加强。伴随着新自由主义政策落地,经济全球化红利在美国不同行业和群体中分配越发悬殊,“锈带”地区民生凋敝与华尔街歌舞升平成为失衡失控的缩影。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今年5月发布的《2020年美国家庭经济福祉》显示,全美最富有1%人口控制的资产是底层50%美国人的近16倍。牛津经济研究院测算,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美国国内收入排名前20%人口的财富增加了约2万亿美元,而排名后20%人口的财富减少了逾1800亿美元。资本无序扩张,贫富分化加剧,已成美国经济深刻隐患。

  对此,美国经济学家希瑟·布希指出,要使美国经济彻底转型,政策制定者就应明白市场无法发挥政府的职能。

  如今,信条蒙尘,灯塔黯淡,美式“自由市场经济”之弊无可遮掩。

美国“任性的霸凌经济”

  这是2021年10月26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港口拍摄的货运集装箱。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有形之手”低效失能

  疫情条件下,经济治理难度加大。为政者既要关注社会公平,防止纾困政策加剧两极分化;也要注意防范民粹主义,防止“党争绑架经济”,政策久议不决。

  由于先天制度弊端,美国在上述两大治理维度上均犯下大忌。

  财富游戏规则下,美国“有形之手”呈现亲富人特征。

  据美国税收和经济政策研究所分析,2019年美国通过减税产生的收益中,预计27%流入美国最富有的1%人群的口袋。《纽约时报》指出,支配美国经济运转的游戏规则从来都偏向富人,这加剧了经济不平等并造成市场力量向各行业中的大公司加速集中,同时拖累生产力广泛增长。

  选区利益分割下,美国“有形之手”呈现低效化特征。

  在华盛顿,各色政客为自身选区利益最大化,往往不惜牺牲全民整体利益,无休止缠斗乃至内讧,致使重要政策议题搁浅。就在几天前,拜登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和扩大社会福利支出的一揽子支出法案,遭同属民主党的联邦参议员乔·曼钦“倒戈”,令前者打算年底前让法案获国会通过的愿望落空。

  党派纷争格局下,美国“有形之手”呈现短期化特征。

  美国政坛充斥着“新官不理旧账、后任否定前任、同僚互相拆台”的乱象,导致政策短命、治理紊乱的恶果。在不断拉扯、纠缠、内讧中,美国政府无法确保政策公允性、有效性、连续性,凸显其“有形之手”低效失能弊端。

  美国前劳工部长莱克指出,财富与权力相互结合,制造寡头政治、破坏民主制度,美国政治经济体制已经失灵。

美国“任性的霸凌经济”

标签:经济 美国 任性的 性的 霸凌